当前位置:武汉楚天大洋科技有限公司资讯国际舆论热议中国设GDP增速区间 关注经济结构改革
国际舆论热议中国设GDP增速区间 关注经济结构改革
2023-03-13

中新社北京3月7日电 综合消息: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5日开幕,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当日在北京作政府工作报告。作为了解中国“十三五”规划等方面的重要窗口,国际主流媒体对此予以广泛关注。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十三五”期间的经济增长目标成为外媒首要关注的焦点。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设定为6.5%-7%。

外媒报道称,这是中国21年来首次给GDP增速设置一个区间值。外媒普遍认为,将经济增长目标设定在一个区间是合理的做法。

新加坡《联合早报》援引经济学者的话称,中国GDP增速目标最终设定在一个区间传递的信息包括:6.5%就是增速的底线,经济不可以过度失速,突破底线;从股市和汇率等因素看,今年的不确定性比以往更大,因此制订目标需要有一定弹性。

日本《产经新闻》网站解读称,中国以此再次宣布,经济新常态的结构改革开始了。日本《读卖新闻》网站亦报道称,这再次凸显中国一方面化解经济矛盾,一方面维持稳定增长的方针。

中国正经历经济转型和经济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时期。《读卖新闻》报道指出,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实施经济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指出“投资增长乏力,一些行业产能过剩严重”,确认将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西班牙《国家报》就此表示,中国需要开展一系列结构性改革来推动经济和环境的健康发展,这些改革在短期内会造成经济增速放缓。

俄罗斯《消息报》指出,结构性改革包括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方面。此次人大会议将明确改革的时间表、方式及监管和效率评估手段。

美联社指出,中国领导人一直在尝试将驱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从贸易和投资转向消费性支出,“中国政府让民众和全球市场放心,保证有能力引领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继续前行”。英国广播公司则称,整体来看,中国官员正在借此次两会向外界传递经济转型的信息和信心。

中国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在6日举行的记者会上重申,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他强调,中国经济非但没有拖累世界,而且还对全球经济作出了明显贡献,呼吁各界要用新视角看待中国经济。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指出,就中国庞大的经济总量,以绝对增量计算,中国对全球经济的贡献仍比10年前多。正如不久前中国在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中的表述,中国具有坚实稳定的基础,仍有充足的货币空间和工具应对经济下行风险。报道表示,中国经济将在2016年两会释放积极信号,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强心剂”。(完)